20年如一日,用心用情用力為居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做到服務居民零距離、認真做好每件事,用實際行動書寫“巾幗不讓須眉”的責任擔當,她就是白馬湖農場裕源居委會主任魏鳳玲。日前,她也因此獲得了“江蘇省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居民安危的守護者
居委會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裕源居委會有常住居民770戶2931人,百貨商店、藥店、糧油門市等經營性店面32家,再加上350省道穿街而過,這些都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巨大壓力。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晝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為居民筑起一道堅固的健康安全防護屏障。
今年3月以來,她每天徙步上萬步,與班子成員及居民組長等一起逐組逐戶連夜排查中高風險地區返場人員,確保重點人員排查核實到位、精準管控到位;她還主動請纓,負責將密接者周某和另一位次密接者送到隔離酒店,深夜兩點才返回家中;她不僅自己沖鋒在前,還組織成立一支由11人組成的黨員志愿服務隊,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員核酸檢測等工作中現場做好各項工作。
困難群體的貼心人
一天,一對素不相識的夫妻來居委會辦事,男的愁眉苦臉、女的哭哭啼啼,見此情景,魏鳳玲主動上前詢問,交談中得知兩人的兒子帥某某得了白血病,已經治療了大半年時間,如今家中一貧如洗,生活極度困難。得知情況后,她當場就將身上僅有的200元現金掏出來遞給他們,之后又在居委會和微信朋友圈發出募捐倡儀書,不到2天時間,就募得捐款5800元并及時轉到帥海杰家人手中。
裕源居委會和帥海杰一家情況類似的還有許多,如謝某、沈某等等,魏鳳玲都用組織的關愛和相應的方式給予他們幫助,讓他們感受到居委會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愛心媽媽的領頭雁
2010年,淮安區婦聯發起“百位愛心媽媽牽手結對幫扶孤困兒童”活動,魏鳳玲成為農場首批五位“愛心媽媽”中的一員。十多年來,作為“愛心媽媽”的領頭雁,魏鳳玲為全場的孤困兒童四處奔走、多方呼吁,和其她的愛心媽媽們利用各種平臺和資源,為結對的留守兒童提供心理和物質上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前進居委會的四胞胎就是她們結對幫扶的留守兒童中的一例,孩子們的父母為了生活,只能將他們留給家里的老人照看,與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他們,生活自然十分艱苦。得知這一情況后,魏鳳玲和其他的“愛心媽媽”們立即對他們進行幫扶。每逢節假日,她們都會來家中看望,給他們送去生活必需品和學習用具。在她的帶動與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紛紛加入到“愛心媽媽”團隊中來。現“愛心媽媽”隊伍人數已由最初的5人發展到20人,大家慷慨解囊,連續多年捐錢捐物,共資助貧困學生等16名,資助金額3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