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待工作勤懇敬業,精益求精,臨床檢驗實現多年零差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他勇挑重擔,每天加班加點投入到緊張的核酸檢測中,以零失誤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本色。他曾多次被三河農場公司黨委評為先進工作者,被江蘇農墾集團公司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盱眙縣衛健委授予“盱眙好醫生“等光榮稱號,他的家庭被評為2020年度盱眙“健康·幸福家庭”。他叫劉志堯,1993年從淮陰衛校畢業后,一直三河農場醫院從事醫學臨床檢驗工作,這一干就是三十年。
勤懇敬業,埋頭苦干。劉志堯剛參加工作時還是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小伙子,在工作中,劉志堯一個人承擔著檢驗室的所有工作,但他卻從不叫苦說累,即使忙的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但他帶給病人始終是微笑。為了提升業務水平和能力,他通過不斷自學,取得了大學本科學歷,拿到了學士學位,并取得了高級職稱。正是他常年在平凡崗位上埋頭苦干,勤奮好學,刻苦鉆研,才使他擁有更加扎實可靠的檢測技術和不懼困難的拼搏精神,也是他能夠從容應對新冠疫情的力量之源。
聞令而動,勇挑重擔。2021年7月末,與三河農場場部相鄰的淮河化工有限公司出現了一例陽性病例,三河農場乃至全縣的疫情防控形勢驟然緊張,農場醫院立即進行封控排查。在這之前,農場的醫療工作者們雖然已經經歷過多次培訓,也開展了相關的演練,并從容有序地進行了疫苗接種等工作,但是與新冠病毒直接較量,還是第一次,因此,他更加小心謹慎。作為醫院的一名老黨員、一名老員工,劉志堯深知“刻不容緩”四個字的深刻內涵,在接到防控指令后,他立即動身,連夜開始工作,迅速組織并帶領封控小組進駐封控區開展居民群眾的摸底排查、健康監測等防控工作。其時正值酷暑盛夏,最高氣溫臨近40度,年近五十的他,身穿防護服,在防控區內的樓宇平房間不停穿梭敲門,只為能盡快掌握防控區內居民接種疫苗、患慢性病等資料,從而為防控指揮部提供準確的資料,為盡快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提供支撐。住在防控區的居民情況復雜,很多房間無人居住,但為了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他帶領防控小組成員不畏酷暑每天兩次逐戶敲門,每天工作結束脫下防護服時,衣服都擰出水來,手套內,袖口里,汗水清晰可見。他既是一名指揮員,更是一名戰斗員,工作中他沖鋒在前,生活中他關心組員,防控小組中女性較多,天氣炎熱,體力消耗較大,他主動跟院領導溝通,對防控小組成員進行排班輪休。但作為小組的組長,劉志堯從進駐防控區到撤離,他都一直奮戰在一線,吃住在一線,歷時二十多天,整個人足足瘦了十斤!8月19日在中國醫師節當天,他發了一條朋友圈:“我們沒有鮮花和掌聲,但我們心中很欣慰,我們用盡全力保護了農場和淮化居民的生命安全,履行了我們醫務工作者的職責使命,在第四個中國醫師節之際,為我們白衣天使加油!”
2022年的春天,疫情再次向江蘇省襲來。這次,防護服對于他來說已經毫不陌生,核酸采樣、上門采集對于他來說更是輕車熟路。兩個月的嚴防嚴控,幾次大規模的核酸采樣,數百次的上門檢測,數十天的值班值守,沒有休息日,甚至在半夜醒來時他都要看看手機,唯恐漏了工作消息。在一次全員核酸過程中,一位社區的志愿工作者已經熱得不行,但他看到旁邊穿著防護服的劉志堯就像軍人一樣,站如松,坐如鐘,就問他累不累,他說:“我早已忘掉了什么叫累!”當他脫下防護服,汗水宛如溪流,順著衣服流淌下來,兩腿早已失去了知覺。
勇于奉獻,彰顯本色。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醫生就是一名戰士。作為一名工作近三十年的醫務工作者,他經常鼓勵年輕的醫護、黨員參與到集體工作中,培養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在平時生活中,他也會通過朋友圈、微信群等,向大家普及醫療知識。
他始終以一名合格黨員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疫情大考面前,勇于擔當作為,沖鋒在前,無私奉獻。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幸福的生活離不開奮斗,面對復雜多變的新冠疫情,更是需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需要率先垂范、勇于擔當的奉獻精神。他不僅自身埋頭奮斗,更是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鼓舞帶動身邊人,為守一方凈土,保一方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劉志堯在平凡的崗位上彰顯了一名基層醫療工作者和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譜寫了一曲奮斗著的贊歌。正是各行各業里有無數個像他這般的奮斗者,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寧的生活。